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关注

[中国水利杂志]牛玉国: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要打好这“三张牌”

2020-11-20 14:27 来源: 中国水利杂志

  黄河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是新时代水利人适应新形势发展,突破思维局限,将传统水利向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转变的积极有效探索。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新的历史重任。

  人民治黄70多年来,黄河治理和开发事业成绩显著,为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已成历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程度极大提高,黄河防洪工程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孕育出一大批黄河水利风景区。

  黄河水利风景区是依托黄河淤背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在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前提下,通过实施工程美化和绿化,建设水利科普和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水利风景资源,具有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实现人水和谐等复合功能的场所。景区在为沿黄百姓提供亲水、近水、爱水场所的同时,弘扬了黄河历史文化、宣传人民治黄成就,是“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幸福河”的重要标志。

  黄河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是新时代水利人适应新形势发展,突破思维局限,将传统水利向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转变的积极有效探索。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新的历史重任。

  当前,沿黄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应当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治水精神,抓住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这一新时代治水矛盾,深刻认识水利风景区在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的重要地位,将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抓手,着力打好生态、文化、融合“三张牌”,实现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

  打好“生态牌”

  守好水利风景区生态保护“责任田”

  水利风景区是时代赋予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领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水利风景区区别于旅游景区的突出特征是重视水生态功能发挥。涵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责任田”。保护黄河生态是黄河水利风景区的天然属性,“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是各级景区管理单位应恪守的工作理念。

  黄委22家水利风景区以自然河湖型为主,对这类景区建设要以保护河流、湖泊自然性为主,突出对自然河流的河床、水系、动植物的保护,最大程度发挥景区的生态和公益作用,努力将黄河沿岸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带。这要求在景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级单位和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利风景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载体的作用,树牢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要持续将景区建设和管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范围和水利重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监管,将景区建设与黄河的水利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水利风景区各项工作落实;要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运营机制、落实管理经费、强化责任等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真正把发展水利风景区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要结合自身实际,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打好“文化牌”

  巩固、弘扬、传承黄河文化“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提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新形势下,黄河各级景区管理部门要巩固黄河文化弘扬传承这一“主阵地”,着力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展现新时代治水兴水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从每一个景区入手,从展示每一个河段做起,持续挖掘每一段黄河的历史、变迁、发展和流域动植物演变,发掘景区水利工程、设施等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提炼、打造一批凝聚水利精神、反映水利贡献、讴歌人民治水的好典型、好故事、好事迹。守住治河文化基因和文化精髓,使之历久弥新。

  要以黄河工程和黄河文化融合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以现有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基础,构建黄河文化展示平台,结合传统节日在黄河水利景区打造特色主题活动,建设水科普展馆、工程纪念馆、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对黄河文化进行集中专题展示,讲好“黄河故事”,激发家国情怀,培铸文化魂魄,为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凝聚力量。

  打好“融合牌”

  开拓景区建设管理区域联动新路子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做好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各方协同配合。

  一是在行业内部深入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理顺景区建设开发与工程维护养护要求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各方工作职责。各有关部门应紧密结合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前期、设计阶段融入生态理念、水环境保护理念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理念,利用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水利维护养护等工程建设,开展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工程宣传展示等工作,做到“建一处工程,形成一处风景”。

  二是积极推进黄委景区建设管理融入沿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黄河水利风景区为沿黄各地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和休闲场所,是城市居民近郊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应加大与地方政府沟通力度,把水利风景区的社会功能讲透彻讲明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紧跟沿黄生态廊道等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将各水利风景区建设纳入地方重大项目规划同步实施,加快推进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建设,将黄河沿岸打造成城市亮丽风景线。

  三要完善各地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机制建设。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生态环保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等“请”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机构,同时厘清各方职责,形成协同力量,合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黄河水利风景区,实现“河地”共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融合”力量。

  只有着力打好生态、文化、融合“三张牌”,才能充分释放黄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潜力,以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刊于《中国水利》2020年第20期,原题为《打好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三张牌”》,略有删节

  作者/牛玉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编排/车小磊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