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双江县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主体民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被称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一部双江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史、见证史、实践史,民族团结之花在双江常开长盛,上世纪90年代就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县。 以茶为媒,增加了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 双江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勐库大雪山万亩千年野生古树茶园世界罕见、冰岛茶闻名遐迩。全县现有茶叶面积32.15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涉茶人口达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75%,茶产业遍布于双江的各个角落,关联着千家万户、牵动着各行各业;茶文化融入到各个民族的血骨中,各民族间因茶相识、因茶相交、因茶相知。 双江被认定为“世界古茶树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中国古茶文化之乡”,双江勐库大叶种茶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已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每年春茶季,4万余名县内外农村劳动力到双江茶山、茶企参与茶叶采摘、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创造1.56余亿元务工收入。 近年来,双江立足优势做强做大茶产业,在全省率先成立“三茶统筹”研究院、开通官方抖音平台“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将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与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深挖双江拉祜族丁香茶、佤族石板烤茶、布朗族糊米香茶、傣族竹筒茶等民族茶艺茶道,邀请著名作家雷平阳编撰《茶宫殿》一书,编创《大叶茶乡》《茶源勐库》《采茶舞》等茶歌,推出老茶壶圆子汤、茶饭、茶叶煮鸡、茶叶豆腐等20多种茶餐,形成溯茶源、谈茶史、学茶识、游茶山、品茶香、吃茶餐、浴茶汤、观茶艺的双江茶文化氛围。 以文赋能,增强认同,促进各民族全面交流 双江不仅有历史感厚重的茶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有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文化。“圈控起义”打响了缅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改变了双缅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是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双缅人民从暗无天日走向阳光灿烂的转折点。 双江珍惜红色文化资源,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广泛开展革命文物、革命文献、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深入挖掘红色史料、撰写红色故事、编印红色书籍,生动还原历史,做到“有物可看、有事可说、有史可依、有理可循”,认真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彩故事,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力量。现已还原革命遗址4个,收集革命人物图片46幅、革命故事6个、历史物件27件,形成了《革命老区大文乡资料选编》《双缅第一枪》《圈控起义》等历史故事文体,千信村圈控起义革命遗址已成为全县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制作了《遇见最美的双江》《和谐之花满双江》《我的家》等一批融汇各民族文化元素、展示各民族形象的公益宣传片、文艺作品20余部,《我的乡村》获第九届少数民族骏马奖,布朗族舞蹈节目《濮韵·克广》荣获“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铜奖,邦丙乡被评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以旅聚势,增进团结,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 双江是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国家AAA级景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3个、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同时,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为契机,将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以“勐库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为依托,培育以多元民族风情体验、茶文化体验为重点的旅游产品,以茶带旅、以旅促融,把双江建设成为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荣康达乌龙茶庄园、勐库冰岛王氏庄园、双江戎氏茶庄园等一批精品庄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培育了双江艾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布京小新寨“山布勒”农家乐等一批旅游市场主体,推出双江特色美食畅享、茶文旅休闲体验等主题旅游精品线路8条,与旅行社合作,引入“老宝贝计划”,打通了凤庆、临翔、双江、沧源的旅游引流环线,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空间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让各族群众在旅游过程中感知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民日报》、云南网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推出各类宣传稿件8000余篇(条),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双江、认识双江、走进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