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City Walk成为旅游新时尚之后,这个春节City Boat也火了。
它不同于拍照打卡式的“特种兵旅行”,而是乘船探索城市的一种休闲方式。
春节期间,浙江绍兴“乌篷船游”火热。
City Boat的风为何吹到了“浙”里?这与当地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密不可分。
被誉为“东方水城”的绍兴
绍兴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千年水城,它的城市发展与水有着密切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为争夺霸主地位争斗不休。
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掘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意图称霸中原。而在钱塘江的对岸,越王勾践率众开凿山阴故水道,成为了浙东运河最早的组成部分。正是这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贯穿了绍兴2500年的历史。
位于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交接地带的绍兴,北邻杭州湾,南靠会稽山。以会稽山为分水岭,曹娥江和浦阳江贯穿境内,通过绍兴以北的浙东运河(杭甬运河)相连,二江支流庞杂,人工河道密布。加之降水量丰沛,使得绍兴成为了江南水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在绍兴8279平方公里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有7000多条,串联成总长11009公里、总水域面积628.39平方公里的密布水网。
水网织就阡陌,江南水乡闻名遐迩。
从空中俯瞰,绍兴宛若一座漂浮于水上的城市,被誉为“东方水城”。
稳步提升水环境,建设美丽河湖
绍兴依河建城,河流是构成绍兴城市的骨架。
近年来,绍兴市以建设“美丽河湖”为主线,全力推进“截、清、治、修”四大治水措施,重点实施了河湖库塘清淤、“清三河”、“剿灭劣Ⅴ类水”以及入河排放口专项整治等行动,确保水质全面达标。
“十四五”时期,绍兴市围绕水环境质量高位稳定提升的总体目标,开展“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专项行动,并同步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治水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化治水体系。
此外,绍兴市积极推动重构水生态环境,在越城区蜻蜓池、迪荡湖等水域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了“净水型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截至目前,绍兴市34个水域,通过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从而有效抑制藻类生长,使水生态更稳定、更具观赏性。
乘着乌篷船,在瓦檐石桥中体验City Boat,经过交织错落的河道,穿行于纵横密布的水巷。
绍兴的水,倒映着烟火人家,也映照着时代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