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要专题--2014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吉林鴜鹭湖)金州模式助推水利风景区发展

2014-11-04 11:51

金州模式助推水利风景区发展

吉林省鴜鹭湖水利风景区管理处

    鴜鹭湖水利风景区依托东辽县金满水库而建,2011年开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我们这一水利风景区不仅通过合同的方式实施对金满水库进行管理,而且租赁了周边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租赁了7000多亩林地,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森林管理,实施了“山水田林湖生命一体化”管护。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湿地、森林、户外运动、农事体验、民俗餐饮等主题公园的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形成了集种、养、食、购、游一条龙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2013年,景区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企业管理中小型水利工程,并协调区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相关产业综合开发的景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被当地政府总结为“金州模式”。
    一是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完成退耕还林7100亩,值树468万株,建立了鹭鸟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省级文物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通过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既保护了自然资源,也为景区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是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在具体实践中景区管理部门按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实行土地有偿流转并努力创造条件为农民增收。一方面,让利于民、高价流转土地。我们把土地流转的价格定为每亩每年1100元左右,国家的土地补贴钱仍归农民所有,价格要比一般民间土地流转价格每亩高出650元左右,让农民在不耕种自己土地的情况下,每亩还能增加270元左右。全区已实现土地流转1.6万亩;另一方面,实施多元化发展,多方增加农民收入。土地统一流转后,全区建起了万亩有机湿地稻,千亩苗木花卉、千亩有机杂粮、百亩有机蔬菜和健康水产养殖基地等12户合作社,加上区域内融合开发的旅游、林业、低碳循环等产业多渠道安排流转土地的农民就业。2014年,全区农民季节性就业2819人次,用工56万个,公司支付工资5700万元,进入旅游产业长期就业94人。人均工资每年28400元。让离开土地的农民年收入可达原来的2.6倍以上,真正让农民融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享受到了风景区发展的成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是景区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区域开发中,景区管理部门首先瞄准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把旅游产业作为先导,并且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流转后的土地统筹规划,既是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又是观光、休闲的旅游园区。而且,统一流转了土地,也创造了争取政策资金的条件,水土保持,农业开发,土地整治等农田水利项目才有条件落地实施,也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和休闲农业产业目标的实现。“三结合”的金州模式,不仅有效的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拓宽了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发展空间。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