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因两岸生有大量蒲草而得名。蒲河景区地处沈阳城市北部,全长180公里,是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公益型景区。
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投入46.09亿元,实施了水利、环保、交通、林业、村镇环境整治、景观建设等155项工程,实现了“水连、路通、岸绿、河清、景美、宜居”的目标,构建出沈阳“南有浑河、北有蒲河、金廊居中”的发展框架,书写了恢复生态、改善民生、助推发展的美丽画卷,为建设实力沈阳、活力沈阳、宜居沈阳、文明沈阳、和谐沈阳增添新的动力。蒲河于2012年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三年来,我们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景区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宜居、文明、和谐发展。
第一,规划完善、设计领先是基础。景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水利、规划、交通、环保、林业、建委、农业等各部门完成了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总体规划,描绘出景区建设蓝图。所有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实施,达到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统一。
第二,全线治理、综合治理是主线。景区建设紧紧把握180公里河道全线治理和水、林、路、污综合治理的主线,对所涉及的每一段河流、绿地、道路、污染源、村镇都认真研究,制定治理措施,分批分期治理。
第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是保障。景区建设按照“两级共同投入,两手发力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金以BT方式、BOT方式融资进行开发建设,保证景区建设稳步推进。
第四,多方协作,全面管理是根本。制定日常养护办法和日常养护考核办法,年终由水利部门牵头考核,建立了景区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了景区生态化、景观化成果和景区效益的长久发挥。
第五,拓宽渠道、着力宣传促发展。为扩大景区影响,我们多渠道、全方位对景区进行宣传。制作《新沈阳 新蒲河》影片在电视台进行宣传;发行《魅力蒲河》、《蒲水文韵》等图书和《魅力蒲河》邮票、纪念币,邀请著名歌唱家演唱《蒲草飘香的河》,更让景区家喻户晓。
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任重且道远,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水利风景区绽放出无尽的激情和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