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要专题--2016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因地制宜 彰显特色 高标准打造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

2016-10-28 10:25 来源: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依托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坚持为民理念、生态理念、节水理念、永续理念,高标准打造以融合三国文化、都市生态文化和魏都风情文化为一体的许昌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坚持“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同步实施,形成以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伴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景观大格局。主要做法是:

  一、盘清水账,因地制宜

  我们多次邀请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景区水系建设充分考虑水质水量、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等因素,尊重原有水系自然条件,着力恢复河道自然属性,因势利导进行水系连通;实行河湖库渠等多水源联合调度,借助南水北调、引黄调蓄工程,科学调配北汝河水源,集蓄自然降水,处理污水,利用中水,确保景区水系实现小河常流、小湖常清。

  二、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坚持水与水文化共荣、城水互动,将曹魏故都、三国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景区建设中,着力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滨水公共服务体系和空间。灞陵河定位为具有三国历史风情的沿河风光带;清潩河定位为融合市民休闲、科普教育、水生态修复的城市生活舞台;饮马河定位为打造“与城市共呼吸”的休闲、活力之河。

  三、两手发力,破解难题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力。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整合部门各类建设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按照市场化融资模式,市政府与河南水利投资集团合作,组建“许昌市水生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了融资平台。2015年9月,景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由BT模式转化为PPP模式,实现了水利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的突破。

  四、高位推动,合力攻坚

  成立了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查工作周例会,创新月通报、周排名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景区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相关县(市、区)一线督导,全市上下部门联动,合力攻坚。

  五、综合施治,修复生态

  将生态理念融入风景区建设全过程,采用具有渗透功能的“再生砖”铺设人行步道,采用“连锁砖”、“格宾石笼”、“雷诺护垫”修筑生态河道。沿河建设人工湿地7处,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经过湿地深度净化后进入景区河道,每年可向景区补水8000万方。坚持治水先治污,先后淘汰61条造纸生产线。实施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排污口截流等工程,新建雨、污管网70余公里。

  六、建管并重,确保实效

  成立许昌市河湖水系水源调度中心,统一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和水源调度;出台《关于加强水系连通工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意见》和《许昌市市区河湖水系管护考核奖惩办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组建专业管护队伍等形式,形成了市级监督、县级管理、企业实施的景区水系管护机制。成立许昌市曹魏故都水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景区对外宣传,有效保障了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