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湖,原名团结水库,位于西安市西北郊,左岸紧邻汉长安城城墙遗址,1971年建成投入运行,设计库容200万立方米,主要承担着西安市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计61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和城市雨洪的排泄及西安市北郊21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由于长期接纳城市污水和城市雨洪,致使汉城湖库底污泥淤积,库水污黑,环境恶劣,不仅制约着新北城的建设和发展,还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2006年1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启动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汉城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征地拆迁、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库区截污、淤泥清运、岸坡砌护、库周绿化、桥梁码头引清水管道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2011年5月引秦岭沣河清水入库,一个长6.27公里,生态水面面积850亩,景观绿化面积1031亩,水库坝顶高程392.5米,坝前水深6米,总库容137万立方米的全新水库展现出来,并建成35处以水文化、汉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弥补了西安展示汉文化的空白。
汉城湖以“做强水文化、弘扬汉文化”为发展理念,助力汉文化复兴,提升城市文化价值,打造西安唯一展示汉文化的旅游板块。汉城湖先后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获得全国首批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平安景区、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全省水利文明单位、西安市人民满意示范单位、西安市名牌服务业产品、西安市著名商标、西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示范点、消费者维权示范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荣誉。景区自2011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557余万人次,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培育特色项目,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跨越
汉城湖依托于36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遗址,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加快景区提质增效,景区在遵循传统礼制的基础上,不断对活动细节进行品质提升,形成了汉式成人礼、开笔礼、龙舟赛等汉文化体验的品牌活动。今年,景区策划举办了首届“古长安·汉民俗”春节文化庙会,突出汉文化、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集中向游客和市民展示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新春庙会,一炮打响了“汉城湖庙会”品牌。近年来,陆续开放的丝绸之路博物馆、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通过沙盘展示和声光电表现手法,向广大游客展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蓝图和防护水土流失的科普知识。
二、强化宣传推介,在提升对外影响力上实现新跨越
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按照“以活动促宣传,以宣传促人气,以人气促效益”的发展思路,充分催化“活动、宣传、效益”的相互作用和强大合力,精心策划各项节庆活动,按照前期宣传造势、节中集中宣传、节后跟踪报道的方式,大力开展对外宣传,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自开园以来,报纸报道181次,电视报道187次,其中央视报道8次。
三、完善服务体系,在提升游客吸引力上实现新跨越
服务兴业,服务业发达促进旅游业,旅游业发展又促进服务业,两者相互促进。汉城湖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今年,景区为讲解员及大风阁片区,实现了全员汉服,特色的汉服也成为了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将继续狠抓建设、经营、开发三条主线不放松,继续以发扬汉文化特色为理念,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文化品牌,努力为把汉城湖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水文化、汉文化集中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