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要专题--2018年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创新建管模式 推进融合发展 开创永春水利发展新格局

2018-12-26 13:22

创新建管模式,推进融合发展
开创永春水利发展新格局

中共永春县委 永春县人民政府


    永春地处福建省南部、晋江上游,面积1468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全县有桃溪、晋江源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及外山云河谷、岵山金溪、吾峰霞陵溪等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转变观念,从“小水利”变为“大景区”
    从单一的水利项目建设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全面提升景区“颜值”。
    1.部门合力抓整治。创新推出“治污水、防洪水、涵养水、净化水、美化水、利用水”六水同治,统筹水利、林业、环保等11个部门资源,岸上岸下齐抓,治污治乱并重,修复提升结合,改善流域环境。
    2.资金统筹强保障。以治水为平台,整合多部门资金,做大项目盘子。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景区运营管理公司,搭建融资平台。引导景区农民以土地入股,兴办旅游业,引入民间资本,为景区发展注入动力。
    3.组团打造提档次。立足景区特色,建设岵山古镇文化园、东关廊桥风情园、白鹤拳文化园,丰富景区内涵。结合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构建滨水城镇景观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兴办乡村亲水休憩区,形成景区集群效应。
    二、创新管理,从一家管变为大家管
    依托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创新景区管理模式,让管理更加专业化、智能化。
    1.分类运营,推动管理专业化。对公益型的桃溪水利风景区,由政府成立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规划、建设、管理。对经营性为主的外山云河谷水利风景区,实行市场运作,由投资者在政府监督下开发管理。对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水利风景区,由政府成立管理机构或外包专业公司运营开发。
    2.多措并举,实现管理精细化。一是智能管。将景区纳入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防洪、地灾、河岸蓝线等数据,构建三维高清“数字河流”;开发“河长通”APP,为景区管理人员提供精准定位、上传下达功能。二是实时管。在景区人口密集区、主要节点安装高清监控,及时掌握景区情况。三是全民管。开通微信随手拍河湖问题举报热线,创建“河长制110”指挥中心,24小时热线举报快速处理、及时反馈;构建河长制电视云平台,将河流监控、水质情况等接入电视,让群众在家即可参与河流监管。
    三、融合发展,从“水生态”变为“水效益”
    以保护景区生态效益为前提,注重融合发展,变“水生态”为“水效益”。
    1.与宣教融合,完善景区功能。结合本地特色,建设永春水生态文明馆、余光中乡愁文学馆、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等,丰富景区宣教功能,提升景区的社会效益。
    2.与节庆融合,打造景区名片。利用景区良好生态环境,编排河长制“一台戏”,承办环泉州湾自行车赛,举办白鹤拳大会、桃花节、荔枝节,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与产业融合,加快景区发展。将水利风景区纳入县域旅游规划,完善景区旅游配套,建设沿溪骑行、水上乐园等项目,打造精品水生态旅游路线。建设观光农业园,打造香产业、醋产业创意园、文创园,提高景区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域化提升、科学化管理、品牌化经营,让水利风景区成果社会共享,构建全域水景生态格局,实现水生态文明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整体提升!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