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效推动新时代水利风景区发展
江苏省水利厅
一年来,我厅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水利风景区的工作内涵与外延有了新拓展,水利风景区的品质与成效有了新提升。
一、找准着力点,推动景区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科学布局。根据《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2016-2020)》,我们提前谋划,科学安排,加大创建推动力度,徐州、连云港率先实现水利风景区县级层面全覆盖。按照部景区办统一部署,对全省88家水利风景区进行专项检查,促进了水利风景区的持续发展。二是明确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河湖长制样板打造、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和水利文化自信培育,依托河湖、水利枢纽工程重点推动建设了一批水利风景区。通过植入文化内涵,多元展示治水成就,水利风景区在拓展水利功能、展示水利形象、普及水利知识、弘扬水利文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三是强化指导。组织召开国家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座谈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和专题培训等,进一步明确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要求。组织专家多次赴景区,就水文化景观小品建设、导视解说系统设置、申报材料编制等进行现场指导。今年,有3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9家建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同时,深入开展景区复核,按新时代新要求,持续提升已建景区品质,累计复核36家水利风景区。
二、寻求突破点,推动水文化展示繁荣生动
2017年,我省出台的生态河湖行动计划中强调加强水文化建设,要求彰显淮北豪迈、沿海奔放、江南婉约的区域河湖文化特色。我们联合省文物局开展了全省水文化遗产调查,初步摸清水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积极推动调查成果在水利风景区的活化利用。兴建提升文化设施,全省拥有水文化展示馆的水利风景区达74家,占全省景区总数的50%。同时,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展示系统研究》等3项课题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江苏省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基本完成,编制全国首个省域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
三、营造闪光点,推动景区宣传别开生面
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我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共同发起了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跨年活动,充分利用大运河江苏段水利水运发达、文化底蕴丰厚,新媒体传播力强、覆盖面广以及多部门合作推动力强、影响力广的三重优势,在更高平台展示水风景魅力,讲好水故事。积极做好水利风景区推介工作,向主流媒体、新媒体推送新闻信息,提高景区知名度。全省评选的40个最美水地标已入选《江苏年鉴》。
下一步,我们将以河长制湖长制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高颜值水利风景区,创新抓好高品位水文化推介宣传,为建设生态河湖、美丽中国贡献应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