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融 文化赋能
高质量打造浦口特色水利风景区
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
浦口区位于南京西北部,南临长江,北枕滁河,百里老山横亘东西,拥有“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森林”的美誉。近年来,浦口区坚持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基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高标准建设国家水利风景区。目前区内共建成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质量位于全省前列。
一、紧扣生态资源禀赋,科学谋划“路线图”
坚持以水生态为核心、以水文化为内涵、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生态宜居为特色,助力打造长三角国家水利风景区样板。一是顶层设计“着底色”。紧扣“生态优先、地域特色、区域联动、适度超前”原则,统筹流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推进,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规划,打造各具特色、各显其美的水利风景区空间格局。二是绿色生态“显亮色”。立足“一山两水三泉”的生态资源,实行山水林田系统治理,打造老山线穿行“百山林海”,长江线饱览“春江十里”,滁河线横贯“大河故道”,护美绿水青山,突显生态宜居美域。三是科学布局“突特色”。科学利用风景区禀赋资源打造特色空间。珍珠泉水利风景区,以自然奇泉为特色,形成“一心为核、泉湖支撑、山水环绕”的多元生态空间;滁河水利风景区,以乡村体验特色形成“一河两轴四区多节点”的景区格局;象山湖水利风景区,以城市近郊幸福河湖定位,形成“一山一水一村”的格局。
二、紧扣系统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全景图”
坚持区域系统发展理念,推动“水文旅农”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国家水利风景区。一是融合水文化丰富景区内涵。以弘扬水文化为主线,滁河水利风景区建设“浦邑滁水”水利展示馆、余家湾水利遗址公园、水利文化公园等延续历史治水文脉;象山湖水利风景区打造以“治水、节水、兴水”为主题的水科普研学精品线路,展示文化资源,弘扬现代治水文化。二是发展水美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滁河水利风景区高标准建设“河岸花海”、“知青故里”、“万亩油菜花”、“山贡里人家”、“西埂莲乡”等沿河景观节点,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象山湖水利风景区建设“不老村”高端民宿群,吸引城郊微度假群体;全年以水利风景区吸引乡村游客约300万人次,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三是建设幸福河湖打造全域水景图。坚持建设浦口全域幸福河湖为主线,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骨干河道水系连通,建设10条农村生态河道,重点打造32条幸福河湖等,各项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以幸福河湖示范样板建设推动全区四个水利风景区连点成线、成面发展,推动实现全区幸福河湖大景区。
三、紧扣高效体系机制,运维管理下足“绣花功”
建立健全景区管理体系机制,细化落实管理措施,形成多维度、多层级、多协作的管理运维体系。一是规范管理保障景区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水利风景区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监督考评、人才培训“五项机制”,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精细管理提升景区效能。实行河湖水面、岸线、堤坝、绿化和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为南京市地方标准《骨干河道管理和养护规范》示范打样,维护了河湖堤防、岸线和美丽乡村优美环境。三是创新运维打造景区品牌。创建“慢享不老村”、“象山湖公园”微信公众号,实现入园预订、园区地图、粉丝群等互动功能,融合都市微度假网红景点打卡宣传,打响水利风景区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幸福河湖总目标,建设浦口“自然、亲水、人文”相融合的城市新风貌,以浦口“山水城林相映、水韵文脉相融”的美丽河湖特色,谱写浦口高质量水利风景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