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省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境内2000余个内陆湖泊星罗旗布,38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全省湿地面积达到1.22亿亩、居全国第一位,年均620多亿方的源头活水滋润了我国半数以上的人口。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遵循,认真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共有水利风景区18家,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3家,省级水利风景区5家,黄河流域有水利风景区10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从高认识
水利风景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水利工程建设成就的展示窗口。我省站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保护中华水塔、筑牢生态屏障的高度,坚持把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作为青海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生态健康、改善民生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建设管理。省水利厅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理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职能,明确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职责,努力将水利风景区打造成水利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河湖建设、大美青海建设的靓丽名片。
二、坚持组织推动
我厅高度重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坚持把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水利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认真安排部署,狠抓督促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厅领导任组长的青海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并督促指导各市(州)、县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责任。采取会议推动、技术指导、现场督导等方式,督促各级讲大局、讲责任、讲担当,切实把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决落实水利部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三、坚持规划引领
制定了《青海省水利风景区管理细则》,编制了《青海省水利风景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确立了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河湖管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机统一的建设发展思路,提出了“一大国家公园、两大发展带、三大城市综合服务区、四大发展片区、3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其中黄河流域拟新增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为我省各地有重点、有目标地打造美丽河湖,全面推进沿黄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坚持河湖管护
把水利风景区管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体系,大力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为确保河湖“清四乱”工作取得实效,省委书记、省长签发总河湖长令,省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印发督办通知18份,对重点问题,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厅领导带队包片督导解决长期挂账的历史遗留“四乱”问题,当面对接、现场督办、促进整改。目前,全省735项河湖“四乱”问题,已整改销号659项,剩余问题计划于11月30日前基本完成清理整治。
五、坚持宣传培训
牢固树立“生态第一、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黄河文化旅游节、“三江源”水文化节等活动契机,突出宣传水利风景区建设政策知识,大力宣传青海的旖旎风光。同时,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水利风景区宣传报道工作,有效提升了我省水利风景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围绕景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内容,举办全省水利风景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努力组建一支懂政策、懂技术的管理队伍。开展省级水利风景区评审,积累管理经验,提升工作能力,持续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
我省的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在国家的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与兄弟省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我省黄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地方财力有限,水利工程和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内环境治理设计和投入不足。二是全省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多数为水源地、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河湖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条件多,同步推进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困难多。三是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普遍存在机构不全、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等问题,创新、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
下一步,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借鉴和学习兄弟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全力推进沿黄水利风景区建设。一是提升现有水利风景区质量。突出水利景区特色和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已建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水文化宣传设施,盘活存量,创新模式,不断促进老景区品位提升,实现景区质量、品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二是建设一批精品水利风景区。牢固树立“实施一个项目、改善一片环境、打造一处景点”发展理念,探索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有机融合,使每一处水工程成为独具风格的水利风景区,成为群众观光的好去处,成为黄河文化宣传的好载体。三是打造水利风景区示范工程。进一步发掘和保护河湟文化、热贡文化、禹王传说、喇家遗址等黄河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水科普水文化精品景区,做好源头水文章,弘扬源头水文化,讲好源头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