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宁夏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情况和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打算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3/4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境属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流经宁夏397公里,可以说宁夏是唯黄河而存在,依黄河而发展。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治水新思路,始终把河湖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将水利风景区作为强化江河湖泊保护的重要措施,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科学利用、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托宁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水利资源,建成了一批景色宜人、独具特色、贴近民生的水利风景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编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着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将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纳入全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思路,科学制定景区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宁夏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系统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宁夏水利风景区工作方向和具体建管任务。二是重监管,推动景区发展。围绕建立完善建管发展长效机制,我们进一步强化景区监管,适时开展景区建设管理监督检查,督促景区抓好规划落实和后期管理工作,推动各地重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升级。三是重治理,建设美丽河湖。坚持水中问题岸上治,大力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严厉打击违法采砂,全面取缔封堵入河湖工业企业直排口,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印发《宁夏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0)》,深入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创建美丽河湖,储备优质的水利风景资源。四是搭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完善景区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班、论坛等形式,为景区管理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搭建平台,强化教育培训,为景区管理培养和储备人才,促进景区更好更快发展。五是广宣传,扩大景区影响。充分利用水利系统内部媒体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媒,全方位向社会宣传、展示水利工程及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果,水利风景区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扩大,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宁夏已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家,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1家。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宁夏水利景区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水生态产品的需求还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虽然在景区的建设中,体现了部分水文化的内容,有了对水文化宣传的意识,但大部分还浮于表面,展示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独一无二、因地制宜的构建思路,不能充分展现景区特色。
二是资金投入较为缺乏。水利风景区发展不平衡,部分水利风景区自我盈利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宁夏属经济欠发达省区,景区建设缺乏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水利风景区投入不足,制约了景区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在经过科学地规划、开发、建设后,缺少长期有效经营及管理,导致景区基础设施不能及时维护,景区服务水平不高,景区运行效益不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打造幸福河湖为目标,加快推动宁夏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补短板、强监管”,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的水生态产品。
(一)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现有景区品质。进一步提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利工程安全,促进水利风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督促景区管理单位科学合理修编景区规划,为景区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适时组织对现有的国家级、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景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动态管理平台及宁夏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景区动态监管。探索建立水利风景区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激发景区建设管理内生动力,促进景区建设提档升级。
(二)优化制度创新,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纳入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中一并推动,两项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着力破解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思想不重视、体制不顺畅、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指导督促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结合美丽河湖建设、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湿地建设等工作,统筹兼顾,多渠道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水利风景区变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示范窗口。借助“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品牌效应,打造一批黄河沿线精品水利风景区。
(三)挖掘水文化,推动景区特色发展。水文化作为水利风景区特色与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水利风景区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保证。我们将大力推进水利风景区文化建设,在景区的规划建设中,指导督促景区积极查阅地方志、水利志等历史文献,深入挖掘区域水文化内涵,在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中融入水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水文化氛围。鼓励景区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相关水文化的展览馆,展示当地水文化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设置多样的与水文化相关的活动,使风景区内的游客“身临其境”了解水利工程和水文化。推动黄河沿线水利风景区突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提升景区水文化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