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融合 生态与发展共享
——昆山市明镜荡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汇报
2017年11月2日
昆山市明镜荡水利风景区位于昆山市锦溪镇,西与澄湖连通,距苏州30公里,东与淀山湖相接,距上海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风景区内湖荡密布,包括明镜荡、长白荡、陈墓荡、汪洋湖四个自然湖泊。
自2014年10月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来,按照“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推崇人水和谐”的理念,明镜荡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序推动,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水利风景区概况
昆山市明镜荡水利风景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属于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由水利文化展示馆、朱浜水利文化公园、祝甸村古窑遗址公园、沿湖岸线生态湿地公园、环湖生态绿廊、祝甸、计家墩乡村生态度假基地等组成。
湖荡纵横的水运优势,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以及锦溪自吴越春秋即兴盛的烧窑制砖业,使得当地的建筑形态极富个性,大多数民居因水而筑,临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较为明显,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资源整体完美。景区自建设以来,以江南治水固土的堤岸景观为亮点,以人水和谐的江南治水文化为主题,已形成融水利科普、田园观光、乡村游憩、文化体验、运动拓展、休闲度假、生态养殖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型、生态化的水利风景区,相继获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生态湿地、省级水美乡镇。
二、水利风景区生态发展与建设
1、环湖生态廊道。景区依托昆山南部水乡岸线工程,突出体现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的建设理念。近20公里、总投资2.4亿元的环湖廊道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15.25公里的长白荡、汪洋湖、陈墓荡、万千湖的环湖廊道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同时还将实施明镜荡环湖自行车赛道,提升体育竞技类基础设施。
2、水文化展示馆与省级湿地宣教馆融合建设。目前景区正在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将打造“古镇游+湿地游”的特色生态旅游线路,积极策划拓展适宜的旅游项目和线路,增加游客参与性的体验项目。同时注重突出景区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当地治水历史与文化、提升景区历史文化品位。将“古镇”与“湿地”、“人文”与“生态”完美融合到新颖的生态旅游当中。
3、退塘还湖生态建设。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协调水利、生态、环境、景观、旅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投入1.2亿元完成东方荡湿地公园的改建,2017年投入1.6亿元实施棋盘荡综合整治工程.
4、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实践。风景区充分依托水园田居特色资源及特色文化,祝甸村将水乡文化、农耕文化和窑文化相融合,被列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计家墩新乡村生活项目逐步推进,目前原舍·阅水等3个旅游项目已开业;东方荡田园小镇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棋盘荡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
三、景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融合
水利风景区协调好内部水利工程、水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关系,充分发挥水利与旅游的双重功能,从而促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文化创意丰富多彩
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昆山市第二届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夏令营在祝甸举行,在欣赏明镜荡水利风景区景色的同时,可以了解砖窑文化、窑烧制流程和工艺,制作专属自己的陶艺作品。
锦溪丝玹宣卷。由元明时期寺院中的僧侣和佛教信徒的宣卷活动演变发展而成的一中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2009年,锦溪宣卷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卷大师王丽娟为昆山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博物馆群。锦溪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内有14座民间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座以砖瓦为题材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藏有铜雀台瓦当和西汉墓室砖等珍贵文物,揭示了锦溪烧制砖窑的悠久历史,陈墓金砖与陆墓金砖齐名,都是北京故宫的主要建筑用材。
2、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由国家体育总局创办的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再次与锦溪结缘。中国皮划艇巡回赛——昆山锦溪挑战赛2017年5月召开。缘于锦溪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蓬勃发展的体育休闲产业以及“三区一基地”的发展布局。
3、旅游富民成效显著
以明镜荡水利风景区为依托,锦溪镇不断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变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充分结合古镇风情与乡村风貌,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旅游项目的引进开发,努力打造祝甸窑文化体验区、计家墩农耕休闲区、棋盘荡生态漫游区,逐步实现从古镇游到全域游的拓展,推动实现旅游富民。
四、景区的开放管理与宣传
按照《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安排,优化景区环境,挖掘景区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除了满足防洪要求外,这些优质资源、优美空间造福当地百姓,让群众享受公共资源,共享改革建设成果,景区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成为观光、旅游、水科普胜地。
2017年7月1日起,锦溪免收古镇大门票,变景区门票为景点门票,放开古镇大门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免收门票,而是通过延伸和健全旅游产业链,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明镜荡全域旅游格局也正徐徐展开。同时,通过多媒体、多渠道的宣传,市民对水利风景区的关注与支持度持续上升。2016年明镜荡水利风景区参加全国水利风景区博览会。
建设管理好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体现,更是水利现代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水利风景区发展步伐,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全面深化河长制的改革工作,为拓展水利社会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昆山水文化品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