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要专题--2017年典型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

山东徒骇河水利风景区交流材料

2017-11-10 10:08

山东省禹城市徒骇河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处   主任 张广臣

20171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水利部给予我们这一难得机会,共享水利风景区建设经验,共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良策!我来自孔孟之乡山东,按照会议安排,就禹城市徒骇河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禹城,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水文化底蕴丰厚,天然水资源充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文化挖掘工作,以改善水生态、提升水环境、保障水安全、推进水文明为目标,整合大禹文化、水文化、水工程、生态湿地等要素,以徒骇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载体,全力打造徒骇河水利风景区。在水利部、省厅和市局的关心支持下,风景区已于20168月被水利部评审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正在充分发挥观光、休闲、旅游、生态修复、人文教育等功能,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景区规划情况

徒骇河水利风景区位于禹城市城区西部,全长10.2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2平方公里。规划以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有序开发为基本思路,以一河十二景一湿地为核心内容,设计定位为湿地型水利风景区,功能定位为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科普之河、生活之河、历史长河,形象定位为千古治水禹息故城,导洪入海生态古道

二、建设管理及效益情况

 一是高点编制规划,严格推进落实。城市讲定位、商品讲定位、人生讲定位,总之定位是灵魂,定位准则方向明,方向明则资源聚、效果显。为做好景区与大禹文化、水文化的融合,邀请具有行业甲级资质的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充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人文等地域特色,经多次调研、反复论证,首先明确了景区定位,并以此为指导,高标准编制了《徒骇河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同时,严格将规划标准贯穿到材料采购、队伍选用、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全程,建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碧水穿城过,人在画中游的美景充分展现。

二是健全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模式。水利风景区做为有“主”之业,水利部门必须发挥有“业”之主的作用。为此,我市突出政府主导、专业指导、社会督导的原则,组建徒骇河水利风景区管理处,突出水利部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景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政府、社会、群众全程监督建设全过程。同时,对景区范围进行了确权划界,健全完善了景区卫生、绿化、服务等规章制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受益、让利于民”的原则,对水面保洁、苗木管护、休闲娱乐、开发利用等实施统一管理、市场运作。目前,我们又充分借力河长制、网格化工作的开展,探索构建起了“一处一员”(即景区管理处、景区管理员)为主,“两长两员”(即河长、河管员,网格长、网格员)为辅,社会各界代表为补充,护河管河、护景爱景两促进、两不误的社会化大管理格局,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景区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停车场、卫生间、垃圾箱、视频监控等配套设施齐全,安全警示牌、导览图等各项游览设施完备,28名景区管理员昼夜巡护,桑德环卫专业人员无缝保洁,旅游观光车、导游讲解等一应俱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加老幼病残等特殊人群服务项目,景区接待服务水平完全经受住了数次高峰游客流量的检验,景区良好的游览秩序使游客玩的舒心又安全,成为人民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带动了全市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四是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资源管理。严格落实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水利部《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对周边全方位监测管理,以环保治理、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河长制清河行动等活动为重要抓手,大力整顿周边环境,取缔排污企业,空气质量、噪音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地表水质达国家三类标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树木、损坏公物行为,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补植林木、草坪,配套路、桥、涵、井等工程,景区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景区旅游品质越来越好,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吸纳人才全力建设“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产生了强有力的“虹吸效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凸显。

五是完善应急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成立专门应急反应机构,特别将景区安全列为十九大前后安保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高标准建设完善医疗、交通、电力基础设施,配置防火、防盗设备,与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建立应急联动救护机制,由车站派出所倾斜警力,维护景区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全面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景区和谐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获批后,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整体功能大幅提升,但与我们的更高追求和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认真对照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抢抓机遇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深度整合景区资源,加快提升完善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规划纲要,有序开发资源。进一步挖掘大禹文化内涵,做好与泺清河风景区、禹王亭博物馆的对接融合,全力打造大禹文化水利风景区旅游主品牌。在提升景区功能的同时,坚持保护优先,狠刹违规乱建行为,杜绝各类污染,保持景区良好生态。

二是打造精品项目,彰显品牌魅力。进一步配套完善游乐、餐饮、生态采摘园等设施和服务,放大水土资源优势,打造品质一流、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精品,促进人水和谐,营造优良旅游环境。

三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各大旅游景区的协同合作,以大禹文化研讨会、中国(禹城)水生态文明建设论坛等重大活动为抓手,不断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拓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创新不止步、整改不停滞、提高不停留,认真学经验、听建议、下真功、抓长效,全面提高景区建设管理水平,为推动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幸福美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