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成就精品景区 绿色发展助推富民强区
——典型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交流材料
四川绵阳仙海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魏 魁
(2017年11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剑门蜀道、九寨沟、黄龙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心地带,距成都110公里。成立于2003年6月,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5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2.3万人。是以被邓小平同志称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引水工程骨干囤蓄水库——仙海湖(沉抗水库)为核心,核心区面积13.8平方公里,库容1.04亿立方米。在国家水利部的亲切关心下,仙海水利风景区成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我区正努力打造集“水景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西部一流景区。目前,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四川省安全社区”。
一、体制创新,顺应旅游发展
仙海区实行区镇合一体制,保留沉抗镇建制,设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党工委、管委会与沉抗镇党委、沉抗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履行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县级行政管理权,负责区内的经济开发建设和管理。这让仙海有了充分的自主权,能够发挥仙海地处“剑门蜀道”、“九寨环线”及绵阳科技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景区景观,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旅游促招商,以招商带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凝聚人气、商气、财气,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景区建设
围绕水利经济利用,聘请德国鲁格公司担纲策划,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担纲规划编制,编制了《仙海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了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等规划,基本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龙头,要素规划和项目规划为支撑的全域规划体系。
(二)注重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奠定旅游发展基础
仙海核心区由6.8平方公里的浅丘低山和7平方公里的水面构成,陆地森林覆盖率达90%,湖面纵深视野3.8公里,形成46座精致半岛,湖岸曲折,泊岸线长48公里,自然环境“山抱水,水漫山”“山衬水,水映山”,山水一色,形成水乳交融的天然画卷,鸬鹚、白鹭、野生鱼群、银杏树等多样性动植物乐融其中。
为彻底保护好仙海的生态环境,成立之初,我们就调整思路,“退二进三、优化一产”,痛下“杀”手,将辖区内原有的丝厂、玻璃厂、砖厂、化工厂等对环境不友好的企业悉数迁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低碳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先后编制完成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等规划,严格按规划建设了3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规划区域内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没有让一滴污水流入仙海湖。同时,严格按要求建立了河长制,禁止湖内肥水养鱼,建立水质自动化监测平台和水质综合预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仙海湖水体生态环境全天候、全覆盖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使仙海湖水质常年保持总体Ⅱ类以上,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牢牢吸引了渴望投入自然,亲水、休闲、追求健康的人们,为我们依托绿水青山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合理利用,以优美环境塑造精品景区
我们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实行全域旅游,成功引进一批适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的精品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放在了辐射区,也就是环湖路以外,核心区主要以保护为主。目前,已成功引进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0亿元建设五星级酒店、风情商业街等低碳生态旅游项目,引进了锦烁酒店、铂金海岸酒店、东辰—绿城旅游康养综合体等多个旅游精品项目,进一步确立了仙海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定位。我们倾力打造的高端特色酒店群已初具规模,锦烁别墅型度假酒店、铂金海岸特色酒店已于今年9月份建成投用,首开五星级酒店装修方案正进一步优化中,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为景区功能配套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挖掘“内”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自身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建设了景观大道、亲水栈道、环湖自行车骑游道、仙海码头、神仙树、沿湖观景平台、迎宾广场等旅游设施,对沉抗场镇及景区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进行仙海二环路及交通内循环体系建设,旅游交通大格局初步形成。
三、发挥乘数效应,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发挥绿色经济乘数效应,带动全区经济腾飞,让绿水青山成为长久造福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比建区时的4870万元增长了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比建区时的1000万元增长了230倍,实现公共财政收入8495万元、比建区时的219万元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058元、比建区时的2696元增长了5倍,接待游客214.6万人次、比建区时的9万人次增长了23倍,实现旅游收入2.67亿元、比建区时的480万元增长了55倍。全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66:6:28调整为2016年的33:4:63,人均财力位列全市第一。
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有能力极大改善全区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把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实行村(居)民体检、孕产妇分娩全免费,新考入大学的孩子有学费资助,留守儿童寒暑假去探望父母,开学之后可以凭票在学校报销车船费等系列特色民生项目,让民众得到实惠。同时,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成功了举办6届绵阳(仙海)端午文化旅游节、8届中国(绵阳)科技城环仙海湖自行车公开赛、首届铁人三项挑战赛等活动,彰现“运动仙海”特色;全国桥牌基地、中国书协的书法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学生科普实验基地等一大批文化科普项目相继落户,仙海乡村少年宫建设更是走到全国前列,得到中央文明委的高度肯定。
“一湖清泉水,一片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仙海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很好,我们一定牢牢抓住机遇,明确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开发建设工作,为建设我国西部一流生态旅游景区而努力。
欢迎各位领导及水利风景区同行莅临仙海考察指导。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