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水利生态景区
——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经验交流材料
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副总经理赵学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水利部给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能与各位在百岛之市,浪漫之城——珠海相聚,并在今天的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既是对宁夏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各项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下一步工作开展的鼓舞和鞭策。我发言的题目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水利生态景区。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离首府银川9公里,距离黄河3公里,距离河东国际机场5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鸣翠湖总占地面积1万亩,其中湿地及水域面积8000亩。是全国第三家、西部地区及黄河流域第一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和“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的美誉。2013年10月和四川省都江郾、陕西省黄河壶口瀑布等一并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近年来,银川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依托国家生态发展战略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旅游、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湿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及水工程安全运行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改善周边环境及局部气候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水利风景区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得以显现,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通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水利生态景区,鸣翠湖走出了一条适合国家水利风景区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保护利用
近年来,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在规划上始终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力争将鸣翠湖建成集生态、休闲、娱乐、健身、拓展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严格按照规划对风景区南北湖区实行功能分区;北湖为湿地生态水利风景旅游区,只进行湿地景观建设和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经营。南湖为湿地生态核心区,只进行湿地保护与水利工程恢复性建设,保持和恢复原生态现状,为野生动植物休养生息提供天然屏障。严格划分接待管理区、休闲度假区、生态观赏区、科普教育区、生态养殖区等,对每个功能区按照具体功能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保护水生态环境,建立了“水环境治理为核心,资源开发做后盾,科学论证为依据,齐头并进和谐发展”的机制,使风景区观赏和休闲品味日益攀升。我们始终坚持以构建“生态鸣翠湖,休闲鸣翠湖,人文鸣翠湖,科教鸣翠湖、智慧鸣翠湖”为发展目标,通过打造“科普教育基地、休闲度假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婚纱摄影基地、野生垂钓基地”五大基地,结合智慧旅游风景区建设,形成一个水文生态环境良好,景观风格特色突出,经济发展稳健的水利风景区。
二、加强生态文明“河长”作用显著
近几年来,鸣翠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充分利用国债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全面实施湿地生态保护水利工程和智慧景区建设,先后实施完成了退田还湖、湖底清淤、种植树木花草、修筑鸟类栖息地、增殖放流、水、电、路、停车场、公厕、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及景观廊架等景点景观工程和智慧工程实施,使鸣翠湖湿地水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得到充分保证,湿地水文的生态文明环境效益日臻凸现,湖水水系未受到任何工业污染,湖水四季透明,水源稳定性良好。是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水域水质最好的风景区。银川市副市长李鸿儒亲自挂帅担任鸣翠湖总河长,并多次实地查勘和调研,现场办公解决湿地水利工程存在遗留问题,使得一些常年得不到解决的顽疾被提上议事日程,加快了解决进度,为水利风景区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鸣翠湖水质常年保持为III类水体的治理措施和成果引起了国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等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银川市委书记姜志刚,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马顺清等多位区市级领导亲临鸣翠湖视察湿地及水利保护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保护湿地资源,创新发展水利旅游,鸣翠湖责无旁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通过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先后成功引进水世界、滑雪场等项目,极大的丰富了风景区的旅游业态,提升了风景区的品牌影响力,树立了“塞上江南的微缩景观神奇宁夏的湿地名片”形象,为创建国家AAAAA级水生态文明旅游景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创新生态产品提升服务质量
鸣翠湖凭借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对水利生态旅游市场形势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及早动手,趁势谋划。从扩大经营范围,创新丰富产品入手,始终将加强湿地科普教育和传播水生态文化科普展示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在区内率先引进360度全景漫游、电子语音导览、智能化全程监控覆盖全园等智慧旅游及安全管理,提升特色服务品质等举措,充分认识到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湿地水生态文化旅游,打造春季踏青观鸟,夏季戏水赏荷,秋季花果飘香,冬季滑雪溜冰的"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新形象、创新旅游新产品、适应旅游新形式、迎接旅游新时代的游客体验需求,打造半年旅游向全年旅游转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水"生态文化旅游对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营造湿地水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我们着重从规划、基础设施、营销、服务、培训方面狠下功夫,布局上早规划、服务上早培训、营销上早宣传,为开展水利风景区旅游奠定基础。特别是创新旅游合作形式,和宁夏影视频道连续五年打造《相约鸣翠湖快乐向前冲》水上冲关竞技真人秀电视节目,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推出电视+景区联袂合作的宣传载体,并凭借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闯关秀才艺赢大奖形式赢得人气,对扩大鸣翠湖夏季水上项目宣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再加上近几年冬季旅游活动的迅猛开展,带火了整个宁夏的冬季滑雪市场,成为引领宁夏冬季旅游市场的风向标,连续三年取得“宁夏冬季旅游贡献一等奖”。同时,也借水利旅游活动的开展在规模上得到了扩建,服务质量上得到了提升,扩大了鸣翠湖在区内及周边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大活动宣传创新营销模式
“活动是营销的翅膀”。鸣翠湖一年四季活动不断,无论是贯穿全年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湿地观鸟小学堂"活动,还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的水陆拓展培训活动和趣味运动会,抑或是区外组团社,当地地接社将风景区纳入宁夏精品旅游线路,以及抓住重要节点通过举办“迎新年雪地光身彩绘跑”、“湿地观鸟徒步”、“清明万人栽植樱花树”、“端午千人休闲趣味运动会”、宁夏冬季旅游启动仪式、冰雪嘉年华开幕式、七夕相亲会、水上冲关竞技真人秀等活动,都在不断的借助活动赚眼球,赚人气、吸引媒体及社会各界聚焦。特别是今年7月借助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即将在银川召开的契机,紧紧抓住中国·银川首届荷花节开幕式和荷花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鸣翠湖举办的机遇,深度挖掘“观荷、赏荷、品荷”文化底蕴,利用古筝、经典诗文诵读等文化元素创新荷花节活动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宣传,赢得国内外花卉届嘉宾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扩大了风景区在国内和周边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荷花节期间累计接待慕名赏荷游客近10万人次;使鸣翠湖再度成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焦点所在,为风景区发展“春季到鸣翠湖来观鸟,夏季到鸣翠湖来赏荷,秋季到鸣翠湖游迷宫,冬季到鸣翠湖来滑雪”的一年四季水生态湿地休闲旅游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树立了品牌,开启了新篇。
“水是命脉,鸟是精灵,湿地是灵魂”。鸣翠湖紧跟宁夏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创新发展模式,包装四季产品,营造夏季"奔向鸣翠湖狂嗨水世界",冬季到鸣翠湖来滑雪的激情体验氛围,借助互联网+旅游的新媒体营销模式,创办节庆活动,提升影响力。紧紧围绕“传统媒体择优选,网络媒体重点推”的宣传思路,充分发挥微信等自媒体优势,尤其是借助打造智慧景区试点的契机和平台,让鸣翠湖以及宁夏水利旅游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境外,先后吸引央视新闻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走进鸣翠湖宣传湿地生态水文明专题,使得“大美湿地鸣翠湖”这个宣传主题深入人心。
凤鸣千仞,鹏博万里。做响做实宁夏水利旅游,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宁夏全域旅游业提质增效,已成为推动宁夏水生态文明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必须立足宁夏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水生态环境,坚决摒弃以牺牲水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承担起维护宁夏乃至西北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鸣翠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水利生态景区,俨然已成为“大美湿地鸣翠湖”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始终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弘扬水文化,做优水文章,加大水利旅游项目的拓展,挖掘卖点,研发产品、提升服务、创新宣传,打造水利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推出符合自身特色、后劲足的水利旅游项目,创新机制,彰显特色,为推动宁夏水利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尽绵薄之力,为发展宁夏全域旅游做出景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