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二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汾河二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生态补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30公里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库容1.33亿立方米,工程建成运行十多年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汾河二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太行山支脉汾河上游最大的峡谷地带,总面积2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90%,水库水质为地表水Ⅱ类。景区依托现代水利工程、千年古寺、柳林河和一线天等自然山水景观,建成了集现代工程、高峡平湖、古寺山泉、农家田园于一体,具有工程造型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与周边的崛围山、多福寺、土堂大佛、烈石寒泉、窦大夫寺、中华傅山园等名胜古迹相连结,形成了一条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路。
目前,景区开发和完善的旅游项目已达十余项,其中最具吸引力的项目有:大坝揽胜、快艇游湖、竹筏泛舟、高空滑索、激情漂流、湖滨垂钓、篝火听泉、渔家烧烤等。此外,游人在景区内还可以游悬泉寺、登观龙阁,憩滨河公园、赏热带花木,戏山涧清泉、望漫山红叶。2002年,汾河二库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不仅走在了山西省水利旅游发展的前列,也为太原市城镇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优美环境。
二、建设与管理
汾河二库管理局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旅游收益是我局正常管理运行的基本保障。为此,我局组建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旅游的整体开发与综合管理。明确了开发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是,“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打造集自然风光、山水文化、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度假区”。
1、强化规划先行,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旅游开发,投资大,见效慢,如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契机争取上级支持至关重要。为此,汾河二库积极邀请省旅游局、海事局、水利厅等上级行业部门领导和专家参观指导,对景区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几年,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水情教育、现代渔业、海事交通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景区硬件设施日趋完善。2016年8月,由浙江绿客旅游策划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二库国家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2016-2030)正式完成,为景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确立了方向。
2、强化项目支撑,推进旅游服务品质提升。
旅游发展,必须走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大服务之路,努力把潜在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和长远发展优势。为此,我们坚持把建设精品项目、打造优势景点、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力推进景区开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不同种类游艇13艘,着力打造水上观光旅游品牌;购置竹筏、皮划艇80条,着力打造河道漂流旅游品牌;修缮明月山庄、双喜广场、预警中心、举办室外草坪婚礼,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成立渔业公司、举办竞技垂钓比赛,着力打造现代渔业旅游品牌。事实证明,我们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景区游客逐年递增,旅游收入显著提高。
3、强化配套服务,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理念,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完善配套,强化服务,着力推动旅游业由单个景点独立发展向产业体系整体提升转变。一是加强旅游硬环境建设。先后建造星级卫生间6座、人工瀑布2处、喷泉2处,种植草坪2万多平米,栽植各类树木5000多株,极大地改善了景区环境。二是加强旅游综合治理。以河长制和生态修复政策为抓手,多次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了景区破坏植被、污染水质、乱搞开发、随意经营、扰乱秩序等违法活动,景区管理秩序大为改善。三是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先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旅游咨询、投诉和受理机制,并对景区、宾馆、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取得成就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成立时间不长,建设起步较晩,但经过多年的持续开发,景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成效明显。
1、观念得到转变
一是单位职工观念的转变。建设之初,大多数单位职工对旅游开发抱观望态度,对单位花较大的精力、资金投入颇有怨言,通过这几年的时间,景区收益逐步成为职工工资的基本保障,人气越来越旺,知名度越来越高,职工观念从原来对景区建设的抵触转向了支持的态度。二是当地群众观念的转变。由于景区处于山区,较为闭塞,当地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外界的新生事物难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接受,逐步融入这一大环境中,许多人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通过经营小吃、开办农家乐、提供旅游服务等方式,提高了家庭收入。
2、环境得到改善。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步发展,职工和附近村民收入均有所提高,大家逐步认识到旅游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对旅游的重要性,自觉的开始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同时,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生态、水质、绿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治理逐年加大,景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综合效益明显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成立时间虽不长,但相比而言,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年均接待游客近20万人(每年经营时间为4月-10月),实现旅游综合1500多万元。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每年解决就业人数200多人,也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村庄移民补偿未落实,制约景区发展。
2、旅游投入较少,发展后劲不足。
3、宣传力度不大,景区知名度不高。
五、今后工作重点
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做了一些事情,但由于起步晚,旅游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对照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景区建设力度,深度整合景区资源,加快建设精品项目。目前,投资近千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高架漂流和生物浮床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之中,预计2019年5月投入运营。
1、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资源
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推进资源深度整合,坚持保护优先,大力保护景区山体植被,狠刹景区违规乱建行为,规范商贩摊点。
2、打造精品项目,彰显品牌魅力
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把特色做优,把品牌做响,创建一些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精项目,不断提高景区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3、突破瓶颈制约,提升承载能力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投入,紧密联结周边景点,延伸拓展对外通道,加强与省内外各大旅游景区的协同合作。加快旅游景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档次,增加旅游收入。
4、强势宣传营销,聚集商机人气
寻找资源特色与市场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加大对主流媒体的广告投入,有针对性地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5、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摆在全局重要位置,严格规范行业管理,统一制定旅游管理办法,完善景区公共信息标识,统一培训旅游从业人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汾河二库又好又快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