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要专题--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重点推荐名单--第三批

抓牢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水美经济——南京玄武湖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4-04-08 16:34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玄武湖,位于南京主城区,东枕紫金山,西依明城墙,南偎覆舟山,北连南京站,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在城市的蓄洪、水调节、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金陵明珠”、“城市客厅百姓乐园”。

一、持续生态建设、完善设施配套,打造高品质精致化景区

1、生态为基,治理环境提升景观品质。玄武湖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占了近四分之三。玄武湖的水是景区的根基,自2017年以来,市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玄武湖常态化疏浚、生态修复、环境提升等系统生态建设,使玄武湖生态环境容量日趋提升。2017年至今,累计疏浚40多万立方米,建成和平门、太平门等多个生态湿地,建成沉水植物示范区近20万平方米,生态化岸线近13千米。玄武湖沉水植物示范区内水质常态达到地标水环境标准Ⅲ类,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在此栖息,如鸳鸯、白骨顶鸡、白鹭、黑水鸡等,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近岸区生态修复和岸线景观提升,营造了良好的观景、观水和观鱼环境,为游客和市民,尤其是广大小朋友提供了自然的科普基地。生态湿地和沉水植物示范区的建设,有效增加了湖体自净能力,同时为鸟类、两栖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场所,促进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加了玄武湖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各项生态修复为玄武湖水质提升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较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广作用。

2、文化为魂,挖掘历史丰富文化展示。玄武湖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李白、李商隐、韦庄等许多诗人都有描写玄武湖的佳作。近年来,景区对玄武湖200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就玄武湖与城市水系及城市发展脉络的关系、明代黄册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为系统、全面的展示玄武湖历史文化,结合水利风景区的创建,2019年建成了集展示和体验性于一体的玄武湖武庙闸历史文化展馆,全面展示玄武湖与南京城水系的历史变迁,用以传播水文化历史、水资源保护等知识,成为市民游客了解玄武湖,了解南京城市山水城林格局的重要窗口。2021年完成了明代黄册历史文化展馆建设,通过对黄册制度的形成,黄册的编撰、保护,黄册制度的历史渊源等进行了系统展示,打造成为一座展示黄册和玄武湖变迁的文化展馆,进一步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提高了景区影响力。

3、服务为本,完善设施提高服务质量。2016年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后,景区以此为契机,树立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奋斗目标。近年来,景区加大了基础配套设施的提升,对游客中心、公共厕所、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以景区公共厕所为例,参照旅游厕所建设规范中选址布局、内部设施配套相关标准,对景区原有的19座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增设。改造后,景区共有厕所22座,其中15座达到AAA级旅游厕所标准,7座达到AA级标准。改造后,厕位空间和总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如厕舒适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4、智能为先,引领潮流打造智慧景区。疫情的发生倒逼景区加快推进智慧化建设。2020年,完成了智慧化游船建设,实现了游船自助式游玩,既提高了船只运转效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游玩体验。2021年,完成了观光车智慧化建设,改变了以前只有一条游览线路,游客无法深度游园的状况。现在,不仅开通了各种特色线路,更实现了景区观光车“公交化”,游客可以在景区的任意一个站台扫码乘车。

二、创新营销策略、注重宣传推广,打造高活力品牌化景区

1、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提效增收。近年来,景区及时把握市场热点,更新产品业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针对玄武湖水面资源丰富的现状,充分利用水上资源,打造了帆船、龙舟、赛艇、皮划艇等多个水上运动基地,承办了“南京国际帆船节”、“中国赛艇大师赛”等大型专业赛事,以及龙舟、皮划艇等赛事活动。现玄武湖各类水上运动已成为景区一道新的风景线,也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玄武湖生态环境提升的基础上,2018年起推出了“玄武湖生态探秘之旅”、“雏鹰假日小队”等自然科普和研学活动,立足景区自然环境,结合自然物候的变化,带大家一起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带动景区人气和经济增长。

2、注重宣传,挖掘亮点提升影响。近年来,景区注重微信等自媒体宣传,持续挖掘宣传亮点,提升影响力。一是抓住常态化预约游园机遇,持续吸引粉丝关注,现景区微信公众号粉丝达218万。二是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持续输出历史文化、园容美景相关内容,有效增加了粉丝粘性,为新闻媒体提供了素材,实现舆论宣传引导。三是微信发布内容传播度广、阅读量高,微信传播力在热门旅游景点中名列前茅。

三、取得成效

2010年10月1日景区实行全面免费开放以来,景区开拓进取、加快转型,从一个封闭管理的传统景区,发展成为城市名片、旅游热点。2019年,景区接待游客2017万人次,与2010年的352万人次相比,游客接待量增长近6倍。2021年,景区实现自营收入达1.129亿元,同比增长31.86%,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7.46%,创下了景区年营收历史新高。创下了景区年营收历史新高。在日常建设管理中,景区始终坚持“开放不粗放,免费不免责”的原则,高度注重生态环境提升、全面丰富景区特色景观、深度打造历史人文景点;景区丰富的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品牌,优美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更加精致完善,旅游服务形象更加温馨,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赞誉,取得了较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四、经验分享

1、建立河长制合力解决治水难题。玄武湖的水质状况直接反映了城市治理水平。为提升玄武湖生态环境,2017年市政府明确分管副市长担任玄武湖市级河长,负责市级层面专项协调,确保相关政策、经费的有效落实。属地政府区长为玄武湖区级河长,负责玄武湖入湖河道及外围管控,确保外源入湖污染风险有效管控。同时,还制订了《玄武湖水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邀请行业专家成立了专家咨询组,合力解决治水难题。

2、持续文化挖掘打造高品质景区。自2016年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来,深入挖掘玄武湖水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等,持续打造文化展馆,使景区人文底蕴、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提升。后续,景区将持续文化挖掘,为景区高品质发展注入活力。

3、园事活动助推景区高质量发展。景区在百花闹春游园会、荷花节、菊花大会等传统园事活动基础上,近年来,大力举办帆船、赛艇、龙舟等水上赛事,以及水上运动生活节、咖啡节等高品质活动。丰富的园事花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景区社会影响力,有效带动了景区人气,为景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智慧化运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景区在实现全园监控、入园预约、客流统计等管理智慧化以后,2021年全面完成了游船和观光车等运营系统智慧化建设。全面实现自助扫码游玩、自动计时付费、自主叫车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提升了游客游园体验感,提升了景区服务管理水平。

推荐单位:江苏省水利厅

责编: 廖梦均  
 
 
进入无障碍阅读